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

流浪,是最不得已的選擇。


公益團體:人安基金會  -  流浪,是最不得已的選擇。

「流浪,是最不得已的選擇」,每位街友背後,都有段不為人知的故事,邀您一同聆聽身處社會底層,被忽略的聲音。  
講者:賴賜杰 Jerry,人安基金會羅東平安站站長,從事多年街友社會福利服務、社會資源、義工募集與媒體與公共關係維繫。


今天在雅虎的分享會上,有很多很棒的講者分享他們生活的故事,但回到家,我記的最清楚的卻是口才最矬但也最真誠的講者,他分享的是有關遊民與社會福利的故事。

也許因為媽媽是社工人員的關係,我對社會陰暗面的人、事、物其實很敏感,我見過很多遊民,有些人會淪為乞丐,但真正的遊民不是乞丐,因為他們連乞討的信心都沒有,你有沒有想過,在龍山寺的遊民跟你的距離,有多遠?

就算他就癱坐在你旁邊,你還是會習慣性的忽視這個人,也許在你眼裡沒把它當成是人看過,於是你說: 好手好腳的怎麼不去找份工作? 甚至有些許輕藐的態度從你上揚的嘴角流露出來,然後你走開了,因為這一切都與你無關,就跟新聞講的一樣他們只是破壞市容的傢伙。

我聽過幾個故事,老人棄養、肢體殘障、經商失敗、賭博吸毒,這都是常見的案例,我以為是命運的捉弄才使得他們流浪街頭,卻從來沒搞懂真正的原因。

但今天的演講,我終於找到答案了。

遊民之所以會流浪街頭,是因為沒有自信。

沒有自信完成一件簡單的工作、沒有自信信任其他人、沒有自信回到家人面前、沒有自信跟陌生人乞討,只好像寄生蟲一樣的活著,等待著就是死亡,然後十八年後再次投胎又是一條好漢。

所以社福中心遇到遊民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建設,鼓勵他們有信心的完成簡單的工作,再重新來過。

心理的問題往往比身體的難治療,請不要再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,常常眼中的世界並不是真實的世界。

其實蠻感謝生活周遭的大家,時常給我鼓勵、支持我的決定,原來我真的是一直被大家寵著的孩子,真的是很感謝。:)




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

財富平均論


今天聽演講廳到幾個有趣的論點,跟大家做個分享:

財富平均論:你的財富,會跟你最好的五個朋友差不多。

其實這跟物以類聚是一樣的道理,你的思想會被周遭的朋友影響,然後做出決定,一連串的決定就會決定你的命運。

舉個例子,當你周遭的人都買了台積電的股票,並且一心一意相信他會賺錢,這時候人是盲目的,你會覺得不買個一張感覺自己就弱掉了,所以你會盲目的、不經思考的買了一張可能會害你輸到脫褲的股票。

這時候更好玩的事情發生了,你的股票腰斬了,我想大多數人不會去分析他怎麼會往下跌,只會問其他的朋友要賣了沒。

這真的非常有趣。

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

學習

人的腦子是一個狀態機,你的經歷跟學識是影響每個節點的關鍵,每當你學到或認識到新的思維時,你像寫程式般的寫進你的腦子裡面。

舉例說明:今天被火燙到了,於是你告訴自己的腦子,火讓我受傷,於是下一次你靠近火的時候這限制就會強迫你的腦袋,要求你的身體離開火。

所以,知道了這道理後要開始往自己腦子寫程式了,但你該寫些什麼?

其實很簡單,如果你要當藝人,就去看當紅藝人腦子裡的程式是什麼?然後寫回自己的腦子裡面,再把環境變數調成一樣,下場通常差距不大。

要了解一個人的思維,就看他的思考邏輯跟決策的經過,這些通常會由聽到一句話,到回應對方,就做完這個決策。

等你可以像是全面啟動一樣,在自己腦子裡面複製出一個模擬對象的人格的時候,代表你已經成功解譯出他的決策樹了,接著就是再做決策前問自己說: 如果是 XXX 他會怎麼做? 然後跟隨著這樣的思想做出決策,就算是學習到這個人的成功方程式




今天的提案被電爆了,其實我超開心的,因為學習到老闆的思考邏輯,加油:)

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

[money ball 的觀後感]



每一次輸跟失敗,都代表著資源被消耗掉,對於資源不多的我們而言,最重要的就是別輸,因為輸不起,所以對成功有異於常人的渴望,也因此我的要求會很高,跟我一起工作的人會很辛苦。

如果你按照這產業領導者的思維去做事情,你將永遠不可能超越他,甚至接近他,因為所以數據都被量化過的,你的資源不如他,就別按照他的方法去玩這遊戲,你要用自己的方法去贏得比賽。

沒有非要他不可的王牌球員,只有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,灌輸對的思想才有可能完成任務。

有時候變動大的產業,用學習力高有熱忱的年輕人,比起有經驗的老人好太多了,因為對這產業而言,經驗並不值錢,分析才值錢。

做提議人可以很多,做決策的人只能一個。

球星可以挖掘有能力的球員,但球員必須透過勝利才能建立自信,一隻沒辦法取得勝利的球隊,即使有一堆能力高強的球員也是沒有用的,沒有自信的球員會猶豫,然後失敗。

有些時候,我們以為自己只能打一壘打,企圖走向二壘,但卻不知道自己打的是全壘打。

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

現在我們腳下正在運轉的社會

晚上編織浪漫夢想,但是白天是非常務實的執行者。停止像其他人一樣抱怨政府,因為最終那不會幫你解決任何問題,你明天還是要面對

朋友,現實生活真的不比你夢中的好,你的長官可能在你眼裡是個LOSER,但是你要思考如果你在他的位置會不會做出一樣的決定,他做決定的動機是什麼? 你必須像個科學家分析外星人一樣,揣測他的行為、解讀他的語言,然後再用他的方式溝通,當然我不是你,我不能幫你解決你的問題,只能希望你可以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好有趣的感覺,這篇文章讓我突然有個幻象,好像自己跟大學畢業的自己對話,這兩年說真的只學會一件事情-分析數據。做夢很好,只是要把夢跟現實綁在一起,需要分析很多東西,社會跟產品的關係,產品與群眾的關係,然後實踐。
然後記得最重要得不是"我要",而是"我們能",好的team work才有好的產品,現在的世界不需要超級英雄,需要英雄聯盟

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blog/article.php?id=1838&p=1

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

臺灣不是沒人才,是沒舞台



科技大佬:為什麼臺灣沒有人才! / 我: 為什麼我臉書的925位好友不是人!


今天跟 Roger 討論了這篇文章。 很中肯的論點,我一向都很喜歡張忠謀,因為他是真正的科學家、真正的企業家、是藝術家同時也是個預言家,他讓我想起三國時代的水鏡先生。

身處於科技業,我發現大家討論的話題不免是 薪水、福利、獎金,卻很少有人談論自己的工作多麼有趣,幫助了台灣什麼?解決了什麼樣的問題?

有趣的是越是會讀書的朋友,越是會按照教科書上的做,於是我們聽從父母跟老師的話,考公務員、擠大公司、當主管,這社會就像是建築工人,把年輕人的熱血磨平再塞進去轉動的巨獸裡面,一定要很乖的人,才能忍受最無聊的工作,也因為很乖所以願意加班,也因為很乖,所以要給你乖寶寶勳章。

當然也因為大家都很乖,不能指出設計上的缺陷,因為會破壞和諧,所以產品的競爭力自然大打則扣,因為會抱怨的人就是不乖,不跟著齒輪轉動就是不對,而私下抱怨的確是破壞團隊向心力的殺手沒錯。

抱怨當然是不對,身為個傑出的工程師應該要主動看出設計的缺漏,主動修改或提出修改方案,如果提不出來改進的點,那很抱歉,因為你真的是三流的人才,如果提出改進的點太誇大不實、天方夜譚,那頂多算是二流,如果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,完成任務創造更完美的產品,才是一流的人才,這才是企業主真正需要投資的人,如果你是賣肝的工作完成任務,交差了事,業主只給你勞力費用,我覺得是合理的,反而今天你的設計使得產品成功,業主還是只給你勞力費用,這是不合理的。

在公司體系下工作必須每天都要檢視自己新學習到些什麼,社會的脈動是什麼,產品的優勢是什麼,公司的優勢是什麼,怎麼樣改善製程降低成本,怎麼樣鼓勵其他夥伴往共同的目標前進,看一個產品怎麼融入社會創造收益;

這樣才不會迷失自己,然後變成無法進步的高學歷假人才,而這樣也才不枉費待在公司體系中,畢竟你是在學習怎麼樣做出更好的公司。

http://woundero.wordpress.com/2012/08/10/where-are-my-friends/

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

bye bye the Man


我想現在已經是遊戲界的人月神話時刻,由於莫爾定律的遞減,人類也不需要太超過的光影刺激,慢慢的專為商業化行為而做的產品,我們稱之為大製作的遊戲,越來越難回本了,舊時代的產品線已經不是遇到衝突,而是明白的了解撐不下去了;商用引擎的普及,就像人月神話中講到的"物件導向"變成銀彈一樣,無論是傳統的街機遊戲、近幾年的大型MMO、企業需要的宣傳行小遊戲、社群遊戲,手機普及的打卡LBS遊戲,甚至是園遊會的闖關都是一種遊戲。

快速製成、勇氣與創意取代了技術,變成了遊戲業的核心價值,當然改變不會是一夕之間,讓我興奮的是兩年前的預測是對的,因為就連穩扎穩打的前輩都這麼認為,然後出手了。

然而對大型的studio而言,冗長的決策鍊、提案、製作流程,其實是對產品最大的傷害,遊戲這東西,是必須要用熱情一鼓作氣做好的,任何傷害熱情的事情都應該被避免才是。

記得大學上軟體工程的時候,教授的一個問題: 你覺得工具越來越普及,越來越簡單,對程式人員而言是樂觀還是悲觀?

我記得我的回答是:

對於超級優異的程式員而言,是非常好的,因為他們將掌握工具的開發,掌握全世界的脈動。

對於一般的程式人員而言,需要更多的創意,所以必須要結合第二專長找出自己的道路,但這就是真正會讓世界變得更多采多姿的原因。

而我覺得這世界本來就該給勇敢的人多點獎勵,非常恭喜你破繭而出了。